当前位置:首页 -祥和新闻 -祥和新闻祥和新闻

    宁殿军个人先进事迹报告

    作者:祥和安养院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 两天没吃饭的老人让宁殿军决心建敬老院

          宁殿军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繁荣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家里,家世代靠种田为生,家境贫寒。读完初小就开始打零工自己养活自己的宁殿军从种花种草起家,发财后发展了土木建筑、建大棚种花草、租种大田等,慢慢地积累了一千多万元的财富。1998年夏天,他岳父过生日,他到市场给老人买酒买肉,看到市场门口有一位7 0多岁的老人正在呜呜地哭。他上前询问才知道,老人没钱吃饭,已经饿了两天了。宁殿军当时二话没说,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给了老人。回到家,给岳父过生日吃饭时,宁殿军就一直想着那位可怜的老人。这样,建一所老人院,让那些流浪的老人都有一个安身之所便成了宁殿军的一个梦想。在家人的支持下,宁殿军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广善安养院成立了。

          吉林省长春市广善安养院创立于 上个世纪末期的1998年,创始人宁殿军先生既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又是一名慈善人士。他用多年从事建筑施工、园林绿化等生产经营所形成的原始积累 投资创办了广善安养院,从生产经营领域转向为老服务领域。对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在发展方向的转变上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其中的主要动因,来自于宁殿军院长对老年人生活水平的关注和三无老人、特困老人能过上好日子,吃的饱穿得暖,所以再三思量之后宁院长秉着没有儿女的我养,没有钱的我养,没人养的我养的心态,宁殿军院长的广善安养院成立了,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企业从起初仅能供养不足50名老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今天已具备1300名老人的供养能力,安养院自身已经拥有3万平方米土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600多间居室,100多名医疗、护理人员,各种设施完备齐全,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专业养老机构。

          十几年来,广善安养院供养老人总数达到8000多人次,目前在院的老人中年龄最大的达103岁,供养时间最长的达到十年以上。可以这样说,安养院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倾注了宁院长大量的心血,这是宁殿军一直秉承“殚精竭虑做实事,满怀爱心为老人”行为理念的结果。这些年的努力过程让我们体会到做这样的事业,不但需要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责任心,更需要具有耐心、细心、精心和善心,让老人真正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宁殿军院长曾获得吉林省慈善家,而且在北京获得了“中国力量——第7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诚信人物奖,这是吉林省首次有人获此奖项,宁殿军也成为打破吉林省无人获此殊荣历史的第一人。在2012年宁殿军院长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养老机构并且由市长亲自颁奖。本年宁院长还荣获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颁发的2012年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等等。

          宁殿军院长,他十年如一日地把所有的热情和爱心倾注在养老事业中,无怨无悔地为入住的老年人、尤其是民政对象和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并且每间房每月仅200元。十几年来,护理院免费收住的“三无”老人达到880于人,养老送终有1700人,另有低收费和特困老人更是高达3200人,。这样整个护理院的营业利润就会减少800于万元。不仅如此,有些老人生病,儿女不在身边,宁院长不但自掏腰包给老人看病,而且还无微不至地守护在老人身旁,院里的老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院长儿子”。

          根据朝阳区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为有效解决养老机构匮乏问题,宁殿军院长始终秉持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责无旁贷的天职”,在2009年出资3500万元筹办床位550张的朝阳区祥和安养院,使朝阳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共同建设了一个全新的、设施更加完备的安养院,来承担社会弱势群体老人的养老责任。创立了政企联手共同推进老年事业的范例。

          经过宁院长多年的努力,安养院越办越好,成为全省最大的养老机构,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的老年人慕名前来,看到这里的老人每天开心、欢喜、和睦的生活,宁殿军内心也充满了幸福和喜悦。对于他所取得的成绩,各级政府和领导也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荣誉,创始人宁殿军先生再接再厉,不辱使命,为老年人安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页!